金刚经·法界通化评析

法界是梵语达摩驮都的义译,又译法性、实相。一般有两个角度的解释,一是从事实的角度,一是从义理的角度。法即万象各类,界即分界,即所有外界的表现。佛说再大的福德其实也是虚无的,还是强调万法皆空的宗旨。所谓“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即“无”才是根本。这是通遍一切“法界”的真理,故曰“法界通化”。
法界通化

《金刚经》——法界通化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xi8.com/fanyi/5275.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木兰诗 / 木兰辞》重点导析

    1.比兴手法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开头六句用的就是《折杨柳》这六句。古代民歌往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31 18:06
  • 《木兰诗 / 木兰辞》文言常识

    字词句A.字音:机杼〔zhù〕鞍鞯〔ān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金柝〔tuò〕阿姊〔zǐ〕霍霍〔huò〕可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20:28
  • 《木兰诗 / 木兰辞》鉴赏

    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宋代程大昌《演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20:27
  • 《木兰诗 / 木兰辞》相关成语

    【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造句:敌军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侦探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一头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20:26
  • 《木兰诗 / 木兰辞》木兰的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20:24
  • 《金刚经·法界通化》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果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得福很多。须菩提,如果以为福德是实在有的

    金刚经2022-01-23 16:36
  • 《木兰诗 / 木兰辞》译文及注释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16:34
  • 《木兰诗 / 木兰辞》思想倾向

    《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木兰不一定实有其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16:34
  • 《木兰诗 / 木兰辞》创作背景

    木兰生世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2.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关于木兰的姓名,主要有:1.木兰,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详。2.一般认为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16:33
  • 《木兰诗 / 木兰辞》语言繁简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写得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

    木兰诗 / 木兰辞2022-01-23 16:33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