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文言现象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词多义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遂:遂至承天寺。(于是)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至:遂至承天寺。 (到)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寻: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

古今异义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今义:住户、人家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盖(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

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特殊句式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省略句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判断句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xi8.com/fanyi/5655.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译文及注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写作背景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前三句)记叙:首句点明夜游的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第二部分(第四句)描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第三部分(第五句)议论: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赏析

    整体赏析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

  • 《文昌孝经·辨孝章》译文

    真君说:我今天阐明教法,以告知众人。父母在世时,不对其赡养;父母去世后,不将其安葬,父母的福泽就不会延长。无故溺死女婴,无故杀死儿子。父母客死他乡,不去收埋骸骨,这些都是最大的不孝

    文昌孝经2022-01-23 20:29
  • 《文昌孝经·辨孝章》评析

    辨孝,辨析孝与不孝。本章罗列孝与不孝的各种行为,以辨明何为行孝,如何尽孝。百行孝为先,以孝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与亲朋师友的相处之道,都可以由孝道推演而来。如果孝道盛行,就能够身修、家

    文昌孝经2022-01-23 20:28
  • 《捕蛇者说》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者有蒋氏者:…的人几死者数矣:…的情况貌若甚戚者:…的样子若若毒之乎:你更若役,复若赋:你的貌若甚戚者:好像徐公不若君之美:比得上为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作为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捕蛇者说2022-01-23 20:41
  • 《墨池记》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①池水尽黑。——名词活用作动词,变成黑色。②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③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长处。特殊句式①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墨池记2022-01-23 20:41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现象

    通假字1.有:通“又”。2.孰:通“熟”,仔细。如“孰视之”。3.受:通“授”,给予、付予。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2、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3、吾妻之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2022-01-23 20:38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