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介绍

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 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诗人介绍

郑燮郑燮 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兴化人。他是「杨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书法也好,自成一家。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xi8.com/fanyi/8511.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郑燮》生平

    读书教书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郑板桥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余人。1693年11月

    郑燮2022-01-23 20:31
  • 《郑燮》官宦生涯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

    郑燮2022-01-23 20:31
  • 《郑燮》轶事

    以“怪”出名1.扬州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2.怪在何处(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

    郑燮2022-01-23 20:31
  • 《郑燮》姻缘

    郑板桥文采盖世,可惜早期穷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门前,惊觉门前的对联是自己的诗作,郑生向户主饶夫人问个究竟,饶夫人说自己女儿极爱郑板桥的作品,郑生忙道自己正是郑板桥,饶夫人马上把女

    郑燮2022-01-23 20:31
  • 《郑燮》多才多艺

    画竹自谓画竹多于纸窗粉壁见日光月影的影射怪取得。曾题道:“吾之竹清俗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擅写竹,更将款题于竹

    郑燮2022-01-23 16:34
  • 《资治通鉴·隋纪·隋纪八》段译

    恭皇帝下义宁元年(丁丑、617)隋纪八隋恭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1]六月,己卯,李建成等至晋阳。[1]六月,己卯(疑误),李建成等人到达晋阳。[2]刘

    资治通鉴2022-01-23 16:32
  • 《何大圭》介绍

    何大圭是南宋初期词人,早著文名,洪迈《容斋随笔》说:“张文潜暮年在宛丘,何大圭方弱冠,往谒之。凡三日,见其吟哦老杜《玉华宫》诗不绝口。”他与著名词人张元干、诗人吕本中等有交游唱和

    何大圭2022-02-14 08:07
  • 《吴渊》介绍

    吴渊,柔胜子,潜兄。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历知州县,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入为秘书丞(《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出知江州,历江淮荆浙福建广南都大提点坑冶,知镇江府兼淮东

    吴渊2022-02-08 04:50
  • 《徐君宝妻》介绍

    徐君宝妻,南宋末年岳州(今湖南岳阳)人,不曾留下姓名,只留下一首绝命词《满庭芳》。这首词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为后世所瞩目。南宋恭帝元年(1275年)四月,元将阿里

    徐君宝妻2022-02-06 02:38
  • 《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延寿乡(今东乡县黎圩

    王安石2022-02-05 01:57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