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作者: 唐代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zhǎng)
(ān)
(shǎo)
(nián)
(yóu)
(xiá)
()
()
(shàng)
(shù)
(lóu)
(kàn)
(tài)
(bái)
(lǒng)
(tóu)
(míng)
(yuè)
(jiǒng)
(lín)
(guān)
(lǒng)
(shàng)
(háng)
(rén)
()
(chuī)
()
(guān)
西()
(lǎo)
(jiāng)
()
(shèng)
(chóu)
(zhù)
()
(tīng)
(zhī)
(shuāng)
(lèi)
(liú)
(shēn)
(jīng)
()
(xiǎo)
(bǎi)
()
(zhàn)
(huī)
(xià)
(piān)
()
(wàn)
()
(hóu)
()
()
(cái)
(wéi)
(diǎn)
(shǔ)
(guó)
(jiē)
(máo)
(luò)
(jìn)
(hǎi)
西()
(tó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陇头吟译文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的行人夜晚吹起羌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关西地区来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的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89
2、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3-95

陇头吟注释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shù)楼看太白。
长安:一作“长城”。
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太白:太白星,即金星。
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

陇头明月迥(jiǒng)临关,陇(lǒng)上行人夜吹笛。
陇头:陇山。
借指边塞。
迥:远。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驻马:使马停下不走。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huī)下偏裨(pí)万户侯。
麾下:即部下。
偏裨:偏将,裨将。
将佐的通称。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
品位不高。
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
指旌节。
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
海西:一作“海南”。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89
2、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3-95

陇头吟赏析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此诗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的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的远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在这里服役的“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的笛声寄托自己的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的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的便是现实:两者的差别非常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的笔锋又一转:由吹笛的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的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并没有好的结果。部下的偏裨副将,有的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无限的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的重点,写得悲怆郁愤。诗中虽未明言关西老将会有如此悲剧的遭遇的原因,但最后引用了苏武的典故,是颇含深意的。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的话,但实际上,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的主题,赋予了它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在诗中,作者写到“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这三类人物,写到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种边塞生活场景。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悲怆的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在十句诗中,作者这三种类型的人物,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的长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陇上行人,后日的关西老将?而今日的关西老将,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陇上行人,前日的长安少年?诗的主旨是发人深省的。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3-95

《陇头吟》作者

王维简介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公元七......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