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作者: 宋代   苏轼
【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
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
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
(dié)
(liàn)
(huā)
()
()
()
(huà)
(píng)
(chū)
(huì)
()
(hǎo)
(mèng)
(jīng)
(huí)
(wàng)
(duàn)
(gāo)
(táng)
()
(yàn)
()
(shuāng)
(fēi)
(lái)
(yòu)
()
(shā)
(chuāng)
()
()
(chūn)
(guāng)
()
()
()
(xiù)
(lián)
(xiàng)
(jiàn)
(chù)
()
(yǎn)
(yáng)
(háng)
(xiào)
(zhěng)
(xiāng)
(yún)
()
(liǎn)
(jìn)
(chūn)
(shān)
(xiū)
()
()
(rén)
(qián)
(shēn)
()
(nán)
(qī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译文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参考资料:

1、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2-44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注释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画屏:有画饰的屏风。
惊回:惊醒。
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
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暮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纱窗:蒙纱的窗户。
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
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yáng)行,笑整香云缕(lǚ)
敛尽春山羞(xiū)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佯行:假装走。
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
敛尽:紧收,收敛。
春山:喻指妇女妓好的眉毛。
轻诉:轻快地倾吐。

参考资料:

1、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2-44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赏析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苏轼的词具有多种风格,有的雄奇奔放,由此而创豪放一派;有的婉转多情,并不亚于柳、秦诸家。这首《蝶恋花》就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纯爱情词。它毫无掩饰地写出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

  上片回忆了恋爱的全过程:初遇——破灭——思念。“记得画屏初会遇”,写出这爱情的开端是美妙的,令人难忘的,与心爱的人在画屏之间的初次会遇,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情缘突然被割断了,这无异于一场美梦的破灭,一切幸福的向往都化为泡影,所以紧接着就说“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这里借高唐之典比喻再也不能与情人相会了。“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进一步写出男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虽然是“高唐梦断”,情丝却还紧紧相连:梁间的双飞燕春来又秋去,美丽的春光几度从窗前悄悄走过,而对她的思念却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半分。其特别标举燕子是双飞,春光是从纱窗前走过,是因为这些物象最惹人相思,意在表明自己这几年是在极度的思念中度过的,是在没有希望的等待中度过的。

  下片回过头来集中描述他们之间最甜蜜的一次会遇。“那日绣帘相见处”,点明相会的时间与地点。“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活画出女方的娇羞之态:低眉垂眼,假意要走开,却微笑着用手整理自己的鬓发。一个“佯”字,见出她的忸怩之态,一个“笑”字,传出钟情于他的心底秘密。当人理鬓自也是一种保持最佳容姿以取悦于人的亲昵表示。“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进一步写出女方的内心活动: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无情,实在出于害羞。一个姑娘家当然不好在人前轻率地倾吐自己的爱情,可愈是如此,愈见其纯真,愈是招人疼爱。全词就以此甜蜜的回忆的结束而结束,活泼而有分寸,细腻而有余味。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相思之情是赤裸裸的,热乎乎的,可也是健康的,朴素的,就像爱情本身那么健康,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朴素。女主人公自然是青楼中人物,男主人公是封建社会中的青年士子无疑。他们可以向意中人表示自己的爱情,但无权决定自己的婚姻。他们之间的爱情的中断,决不是女方的变心,更不是男方的负情,而是受着外力的压迫与阻挠。

  此词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顺叙、倒叙的交叉运用,使结构错落有致。上片先写爱情的“好梦惊回”,下片再写甜蜜的欢会,自然是倒叙。单就上片说,从初会写到破裂,再写到无穷尽的思念,自然又是顺叙。如此交叉安排,使其具有简单的情节,颇有点像现代的抒情性短篇小说的梗概,收到了曲折生情、摇曳生姿的艺术效果。二是运用了反衬手法,即以相见之欢反衬相离之苦。此词下片特意集中笔墨将勾魂摄魄的欢会详加描述,就正是为了反衬男主人公失恋的痛苦。因为只有爱得如此之深,才能思得如此之切;只有享受过如此的欢愉,才能产生如此的痛苦。这比说任何伤心的话更伤心十分。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747-748
2、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2-44
3、刘默宋词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85-186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作者

苏轼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