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读解

教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在遵守这个社会行为规范时,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呢?孟子认为,给予教诲,是一种行为方式;不给予教诲,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关键是要看具体情况。这与孔子的教育态度是一样的。《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段记载是说,孔子不上课了,并由此而有点灰心丧气,用我者,即是需要我,不仅是国家用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也是用我,那么,学生要用我即是需要我,需要我我就言说起来,我上课,不需要我、舍弃我,我就将知识收藏起来,不怨天尤人。这一点也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学生有了逃避学习的想法,不仅仅是害怕学习,而是当时的社会影响。私有制的发展,使人们热衷于名誉利禄地位,拼命扩张土地,捞取财富,榨取人民的血汗,以至于根本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品行,只讲现实,只讲财富。而所学的知识也是只供自己的需求而不管别人,甚至根本不想学习,尤其是对“仁、义、礼、智、信”的学习。在面对春秋时期这样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孔子只好将自己的知识收藏起来。而将知识收藏起来,即是不能去为人师表了,也不能去当官为政了,也就只好安贫乐道了。因为要为人师表,要当官从政,必须要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而真正要做到安贫乐道,不被名誉利禄地位所诱惑,则是很难的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孔子认为只有自己和颜渊能做到。

在《述而》中还有一段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个意思就是说,对于没有欲望、兴趣学习的学生,是不再重复给予教诲了。古人发表意见和写文章与我们现代人不一样,我们现代的文人学到一点知识就想要赶快发表出来,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捞取名誉地位,而不论以前是否有人讲过,小小年纪便是长篇大论,懂的与不懂的都要发表意见,写到后来,全靠挤牙膏式的拼命挤出一点东西,然后宣布“江郎才尽”。而古人对于“立言、立德”是非常慎重的,不到充盈旺盛的程度不会发表意见,不到欲望快要喷发出来也不会发表意见。后来有句话:“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不到愤怒到极点的时候,这个诗是写不出来的。也就是说,心中的思想满盈了,想要喷发出来,才谨言慎行地发表意见。因为不慎重的言行会影响、遗误别人,或者是误人误己、误人子弟。而学生学习的欲望不充盈旺盛的话,孔子也不再重复给予教诲。为什么呢?学生若是对学习没有欲望,没有兴趣,必然也就学不到知识,而填鸭式的教育是孔子所不愿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愤”了,“悱”了,能举一反三了,孔子才愿意继续教下去。这不是孔子挑剔,这是孔子的一种很科学的教育方式,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孟子亦是如此。

为什么要用这一段来作《告子》的结尾?从把人性比做杞柳,把人生规律比作杯盘,认为人性可以纳入道德规范中来,如同人们可以用杞柳来制作杯盘一样,行不行呢?一开始,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而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变化也是一样的。”师生两人从多方面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问题,孟子认为人的行为是来自于心理活动,心里想什么,才会去做什么;心里想不到,也就不可能去做到。所以观察人的行为方式,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理内容,而知道了这个人的心理内容,也就可以识别这个人的心理本性是善是恶了。告子的思想就如同现代西方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一样,始终认为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关内心的事情。而孟子则认为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思维、意识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是“性本善”的,其行为方式也就趋向于善。如果是“性本恶”的,其行为方式也就趋向于恶。然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本性是善良的。而不是“圣王兴,则民好善”。在人类进化为人之前,善恶观念就存在于动物之中。人类进化为人之后,善恶观念更得到加强,随着人类识别能力的提高,是非曲直观念、羞耻观念、恭敬观念、恻隐观念都一步步产生,尔后圣王兴,则人民更趋向于为善!至私有制产生,并且畸形发展,人性才逐渐趋向恶的方面。虽然,私有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在这其中,如果多提倡恻隐、羞耻、恭敬、是非之心,使人们趋善避恶,那么人类社会就会稳定发展。正因为人类本性当中有善的因素,人们才会彼此相互亲爱,人们才会有团结的思想,人类才会组成社会。如果没有,人类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而依然还和其它动物一样,是猩猩猿猴。所以,后天的教育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不给予教育,是针对某一个人,是要让他羞愧自惭而愤发。这就是孟子在教育问题上的最佳行为方式。

第十六节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xi8.com/fanyi/1406.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解析

    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这是不言而喻的。孟子这里着重谈到的,则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屑之教,是亦教之。其实,我们已经看到过,孔子正是采取这种“不屑之教”的老手。除了《论语•阳货》所记载他

    孟子2022-01-23 16:35
  •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译文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我不屑于给予教诲,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孟子2022-01-23 16:32
  • 《郑伯克段于鄢》读解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十分典型的兄弟相争的故事。人们常用“亲如兄弟”来形容亲情的深厚,也用“亲兄弟,明算帐”来说明亲情和利益冲突之间的关系。我们凭自己的生活体验深知,亲情在很多时候是脆

    郑伯克段于鄢2022-01-23 20:43
  • 《子产坏晋馆垣》读解

    仅仅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太“那个”了,犯

    子产坏晋馆垣2022-01-23 20:39
  • 《晏子不死君难》读解

    齐庄公为了偷女人而被杀,死得下贱。晏子既不为他而死,也不因他而逃亡;在他看来,无论国君和臣子,都应为国家负责。如果国君失职,臣子就不必为他尽忠。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文章三问三

    晏子不死君难2022-01-23 20:38
  • 《中庸·第三章》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

    中庸2022-01-23 20:38
  • 《周易·中孚卦》读解

    这一卦专讲礼仪,以内心虔诚为中心,依次讲了丧礼、宴礼、军礼和祭礼。虽然这些还不是全部礼义,但可见周代礼仪繁多复杂之一斑。不妨说,古人的生活方式是普遍仪式化了的,各种礼仪都为某一特

    周易2022-01-23 20:38
  •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读解

    见不见诸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段干木翻墙逃避魏文侯,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都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有价值,怎么样都可以见,没有价值,也用不着翻墙和闭门不

    孟子2022-01-23 20:38
  • 《周易·未济卦》读解

    上一卦讲济与不济的转化,似乎意犹未尽,于是这一卦接着申说。理还是那个理,事多半还是那些事,主题还是那个主题,角度还是那个角度。一正一反,既济中有未济,未济中又有既济,于是,功德圆满

    周易2022-01-23 20:38
  • 《中庸·第二十五章》读解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

    中庸2022-01-23 20:38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