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读解

在接着说了忠于职守的问题后,本书的编纂者转到了孟子葬母这件事上来,目的在于说明作为小辈安葬长辈是否也有忠于职守的问题。充虞不明白孟子为什么很简陋地埋葬了母亲,事后就问孟子。孟子就告诉他,古时候棺椁都没有尺寸,人们想怎样埋就怎样埋葬,而且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民间也没有这方面的习俗。到商周中古时期以后,统治者为了区别人们的地位等级,才将内棺定为七寸厚,外椁要相称。孟子还说明,从天子一直到百姓,并非是不讲究棺椁的美观,而只是能够做到这样美观才能算尽到后人的心意。但如果不具备好的条件,做不了七寸厚的棺椁,那就不可以装着高兴;因为简陋地埋葬了长辈而装出高兴的样子,那就是虚伪。如果没有度量棺椁的厚薄,也不可以装着高兴。实事求是也就是了。因为具备了条件就是对棺椁的厚薄有了度量,而达到了七寸厚的棺椁的标准后,埋葬也就是了。古时候的人都是不度量棺椁而埋葬长辈的,为何我单单就不能这样呢?所以孟子论证说,而且比起改变者不要使测量更新于美观,于人们的心里难道就不畅快吗?我听说,君子不以天下自我约束于更新。这段话就与《大学》里的一句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乃是同一个道理了。如果这是新的一天,那么天天都是新的一天,未来的一天也就是新的一天。这句话说的也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天地规律。道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道路,规律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规律,然而规律和道路却不是一回事。规律没有道路,它是不断发展而且多变的,永远不会同样。所以它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道路却有规律,每一条不同的道路都有不同的规律,即使是同一条道路,走在上面的人的人生规律也不一样。人生的过程,人生所处的环境既然是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那么天天都是新的一天,未来的一天也就是新的一天。那么调节自己以适应新的一天、新的过程、新的环境也就很重要了。因此,对于棺椁的更新而使其更加美观,这是个人的心愿,没有具备条件而使棺椁不美观,也是个人的心愿,只要心里畅快就行了。这就是孟子不拘泥于陈规陋矩的更新思想,也是孟子采取的最佳行为方式。
第七节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xi8.com/fanyi/1615.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王鏊》其人其事

    正直清廉王鏊居官清廉,为人正直,时称“天下穷阁老”。弘治初,王鏊升为侍讲学士,担任讲官。宦官李广引导皇帝游玩西苑,王鏊就讲周文王不敢在出游狩猎方面纵情娱乐的故事,反复规劝皇上,

    王鏊2022-01-23 20:27
  •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译文及注释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的事。当时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来请教。现在我想把心里的疑问提出

    孟子2022-01-23 20:21
  • 《王鏊》生平

    父王琬,曾官光化知县。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8岁能读经史,12岁能作诗,16岁随父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其文一出,国子监诸生就争相传颂,一些大臣都称他为天下奇士。明成化十年(

    王鏊2022-01-23 20:20
  • 《王鏊》家庭情况

    成化六年(1470年)娶武山西金吴氏为妻,十二年(1476年)生一女,次年卒。成化十七年(1481年)娶张氏为妻,生子延喆。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娶李氏为妻,生有二

    王鏊2022-01-23 20:20
  • 《王鏊》记念建筑

    苏州王鏊祠王鏊祠原名王文恪公祠,位于景德路274号,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祠堂为其子中书舍人王延哲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奏建,其地本景德寺废基。历经清康熙、乾

    王鏊2022-01-23 20:20
  •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解析

    从流传下来很少的记载来看,我们已经知道孟子的母是一位慈母,在孟子的教育上很花了些心血。所以,当母亲去世的时候,孟子的孝子之心是可以理解的,把棺桂做得好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

    孟子2022-01-23 16:36
  • 《郑伯克段于鄢》读解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十分典型的兄弟相争的故事。人们常用“亲如兄弟”来形容亲情的深厚,也用“亲兄弟,明算帐”来说明亲情和利益冲突之间的关系。我们凭自己的生活体验深知,亲情在很多时候是脆

    郑伯克段于鄢2022-01-23 20:43
  • 《子产坏晋馆垣》读解

    仅仅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太“那个”了,犯

    子产坏晋馆垣2022-01-23 20:39
  • 《晏子不死君难》读解

    齐庄公为了偷女人而被杀,死得下贱。晏子既不为他而死,也不因他而逃亡;在他看来,无论国君和臣子,都应为国家负责。如果国君失职,臣子就不必为他尽忠。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文章三问三

    晏子不死君难2022-01-23 20:38
  • 《中庸·第三章》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

    中庸2022-01-23 20:38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