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八卷·气战解析

本篇以《气战》为题,旨在阐述部队士气在对敌作战中的重要性及临战状态下激发士气所应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将领指挥对敌作战靠的是部队旺盛的士气,而部队旺盛的士气靠的是鼓动工作。但是,临战状态下的“鼓动”要适度,不可过分频繁,过频则士气易衰;发挥士卒的冲击力量,不可距离太远,太远则体力易竭。只有在冲击距离适当和敌人气衰力竭之时发动攻击,才能赢得对敌作战的胜利。本篇所引“气实则斗,气夺则走”一语,系出自《尉缭子》一书,意思是,在对敌作战中,如果士气饱满旺盛就立即投入战斗,而一旦士气低落不振就迅速避敌退走。战争的实践经验证明,部队士气的高低盛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一般说,部队斗志高昂则可能多打胜仗,而其士气低落则必然吃败仗。因此,如何使自己部队保持高昂斗志,防止士气低落,这历来是有作为的军事家所注意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治军问题。本篇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较好认识,且以《气战》为题,专门论述了临战鼓动与提高士气的关系以及击鼓激气所应注意的事项,这是值得人们借鉴的。春秋时期,发生在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处于防御一方的鲁军之所以能够打败进攻一方的齐军,除了在政治上得到本国百姓支持是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外;在军事上,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后发制人和敌疲我打的正确作战指导,这是鲁军获胜的直接重要原因。当时,战场的态势是齐军进攻、鲁军防御。一般说来,防御一方要战胜进攻一方,非举行反攻不可。而反攻得手除了具备必要的条件外,还必须选择适当时机才能确保作战胜利。因此,在具备反攻的必要条件的前提下,能否正确选择反攻的有利时机,便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一环。处于防御作战的鲁庄公虽然并不完全懂得这一点,但他并不固执己见,相反,他却能虚心倾听并采纳武士曹刿的正确建议,乘敌我双方士气变化出现“彼竭我盈”的有利战机时,适时发起反攻;其次,当交战后,齐军已经陷入“辙乱、旗靡”(见《左传·庄公十年》),溃不成军的时候,鲁庄公又能及时组织部队实施追击,一举取得了打败齐军的决定性胜利。显而易见,鲁庄公根据敌我士气的消长变化而决定自己切实可行的作战方针,从这个意义上讲,齐鲁长勺之战,也是体现“气战”的典型战例。
气战

《百战奇略》——第八卷气战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

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能作士卒之气,则不可太频,太频则气易衰;不可太远,太远则力易竭。须度敌人之至六七十步之内,乃可以鼓,令士卒进战。彼衰我盛,败之必矣。法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春秋,齐师伐鲁,庄公将战,曹刿请从,公与之同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鼓之,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刿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是以败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xi8.com/fanyi/392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百战奇略·第八卷·气战》译文

    将领所以能够指挥作战,依靠的是士兵;士兵所以能够奋勇战斗,依靠的是士气;士气所以能够旺盛不衰,依靠的是鼓动。擂动战鼓能够振作部队士气,但不可鼓动太频,太频则士气容易衰落;不可鼓动太

    百战奇略2022-01-23 20:30
  • 《季梁谏追楚师》解析

    本篇反映了春秋时代对于民和神的关系的一种新的进步主张:民是主体,神是附属。所以好的君主必须首先做好对民有利的事,然后再去致力于祭祀神祇一类的事,即“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季梁先

    季梁谏追楚师2022-01-23 20:47
  • 《河广》解析

    这首诗应该是客居卫国的宋人表达自己还乡心情急迫的思乡诗作。诗文内容简单,诗义明显,需要解释的地方并不多。大家在欣赏这首诗时一定注意到了它的夸张修辞手法,这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朝

    河广2022-01-23 20:45
  • 《信陵君救赵论》解析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中,我们不仅赞叹古汉语用辞之精妙、简练,并且透过华丽的词藻,也可领略作者的文风文采,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重视的就是作者通过文章体现出来的立场或论点。唐顺之的

    信陵君救赵论2022-01-23 20:44
  • 《段太尉逸事状》解析

    全文通过段秀实勇服郭唏、仁愧焦令谌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塑造了这位正直官吏的形象,表现出一个关心人民、不畏强暴,并能知机于事先,临财不苟取的旧时代的优秀人物形象。全文可分为

    段太尉逸事状2022-01-23 20:43
  • 《殷其雷》解析

    据毛传与郑笺,前一“斯”字指君子,后一“斯”字指此地。朱熹承袭此说,释为:“何此君子独去此而不敢少暇乎?”(《诗集传》)而严粲释云:“言殷然之雷声,在彼南山之南。何为此时速去此所乎

    殷其雷2022-01-23 20:43
  • 《将苑·卷二·厉士》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将领必须善于激厉将士,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充分调动起将士的积极性。将士用命,才能取胜,这是不言而喻的。文章不但提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作者提了五条激励将士的办法,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北狄》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正确地分析了北方游牧民的特性,并比较了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劣,从而提出了守边之道:派良将戍边,训练精兵实行屯田策略,以逸待劳,待机破敌。诸葛亮没有亲自对付过北狄,但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西戎》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出西域少数民族“勇悍好利”,并从其生活环境等条件,分析形成这种性格特点的原因。文章又进一步指出,西域“地广形险”的地理特点,因而提出对策:“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才

    将苑2022-01-23 20:42
  • 《将苑·卷二·南蛮》解析

    本篇文章明确指出,南蛮有许多民族,不易教化,爱结朋党,但稍有不满又互相攻打。而且这些民族居住分散,聚分不定,为人贪心,却很勇敢。南蛮居住区春夏常流行传染病。针对这些情况,诸葛亮指出

    将苑2022-01-23 20:42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