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青春岁月

川流

乡间舞会

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都在大中专院校读书,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寒假回乡,难得小聚,一位家住农村的高中同学邀请大家去他家玩,在场的十几位同学纷纷响应。

下午3点乘班车出发,大家一路欢声笑语,整个车厢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我偷偷把哥哥的宝贝录音机带了出来,方凳大小,双喇叭立体声的,闪着银色的光泽,还有一个提手便于携带。很快就到了同学家所在的乡集镇,下了车,我提着录音机走在中间,录音机里放着王洁实、谢莉斯演唱的《乡间小路》,大家围在我身边,一路走一路跟唱。同学家距乡集镇还有七八里路,因为有歌声,我们丝毫不觉得累。

为了欢迎我们,同学的父母特地做了粑,炒了不少菜,还备了米酒,晚餐吃得十分开心热闹。乘着余兴,有人提议晚上不睡觉,举办通宵舞会,众人纷纷鼓掌赞同。舞厅就选在同学家的堂厅,一间农村常见的青砖瓦房,没有楼板,地面坑洼不平,一支15瓦的灯泡亮着昏黄的光。我们将桌椅搬到一边,堂厅顿时显得空旷起来。

由于匆忙,我只带了一盒录音带,都是歌曲,没有明显的舞曲节奏。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同学们你教我,我带你,跳得不亦乐乎。当时会跳的主要有三步、四步舞,还有一种十四步舞,迈的步子大,节奏感强,满屋子绕圈儿,大家很感兴趣,纷纷学跳。

很快进入深夜,冬天的乡村透着寒气,不时有风从破旧的门窗和瓦隙间吹入。同学找来一些柴火,就在屋中央燃起一堆火,有人继续跳舞,有人则围火取暖聊天,交流着校园生活,畅谈着理想未来。有一位穿着帅气军装的军校同学,他不善跳舞,但大家都喜欢听他讲军校的生活,那军营里的一切对我们充满了神秘的诱惑。

半夜,大家都进入疲劳期,除了一两对同学还兴致勃勃地跳舞外,其他人都围到火堆旁聊天、打瞌睡。天色微亮时,我们一身疲惫,顶着晨雾返回。同学一直将我们送至村头,恋恋不舍。走到乡集镇时,第一班车正好要发车,一路颠簸,天气又冷,但我们紧裹着身上的衣服,歪头倒脑全都进入熟睡中。到了县城,还是司机将我们叫醒。

时光荏苒,20多年来,同学也曾聚会多次,却再也找不回当年那种纯粹的感觉。

青春末班车

许多风景只有在回味中,才能体会出它的美丽。

1992年的春天,原本也只是一个普通而平淡的季节,却因为6个青年最终匆忙下定的决心,从而成就了一段青春的浪漫,令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嘘叹不已,流连忘返,弥漫成为他们刻骨铭心的回忆和珍藏。

那一年,他们刚好24岁,意气风发,风华正茂。6人曾是小学到高中的同班同学,四男两女,在鄱阳湖畔一座美丽的小县城同窗相伴了十几年,纯真的友谊就像那盛夏的初果,晶莹而透明,中学毕业6年来,人生轨迹各不相同,大家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年轻人永远是向前而充实的,不论他正一帆风顺还是踽踽而行,未来都是那么的遥远,要涉猎的、要熟悉的空间是那么的广阔,生活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囫囵吞枣的触摸和追求,根本无暇驻足欣赏和细细品味。

春节难得相聚,6人天南海北,兴致盎然,热闹中,有人说,趁大家都还没有步入婚姻围城,不如利用“五一”三天假期,结伴去黄山作一次青春告别游。冲动总与年轻相伴,倡议一出,应者雀跃,为体现主题,彼此约定不能带男友或女友同往。短暂的相聚后,从事外贸工作的一位女生决定随男友去南方闯荡,其他五位青年在家乡又开始了各自的忙碌和奔波。

时间慢慢流逝,家乡的五位青年内心前后开始打起退堂鼓。男生中,两位因工作关系需要加班,一位因小店生意不景气难以脱身,一位因定于元旦举行婚礼而犹豫不决,县内女生则因正在热恋难舍难分。加上大家走上社会不久,囊中羞涩,用钱的地方又太多,拿出一笔钱去旅游实在是一种冲动的奢侈。5人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心里都开始把当初的约定当成了即兴的玩笑,真正要付诸行动恐怕已是一场泡影。“五一”渐渐临近,青年们却开始淡忘了当初的诺言,生活的湖面波澜不惊、不形于色。

转机来自4月的最后一个晚上,这晚春风和煦,月朗星稀。远去南方的女生背着沉甸甸的行囊突然返回,带着海风的气息,健康而飞扬。她兴致勃勃、喋喋不休地叙述着几个月来她是怎样期盼“五一”的早日到来,为此常常夜不能寐、辗转不宁,是怎样拼命工作积攒假期,是怎样甜言蜜语、耐心细致取得男友的支持,才能在这最后的时间赶来赴约。当她扑闪着急切而美丽的大眼睛问,大家都准备好了吗,明天几点出发?其他五位青年顿时为自己的随意和淡忘而汗颜,面对南方赶来女生的热切,大家深深感受到了信守承诺的力量,退却的理由谁都无法说出口。毕竟正是激情而无畏的年龄,烦恼和困难对他们都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大家再一次振奋起来,决定第二天一早按时出发。于是,需要加班的分头请假、调班,准备结婚的、谈恋爱的连夜去做未婚妻和男友的工作,开店的则当场表态,干脆关门,自己给自己放假三天。

一路颠簸,在屯溪小住一晚,6人赶到黄山山脚已是5月2日的早晨。霭霭的山峦、茫茫的巍峨令人心驰神往,青年们欢呼着奔向心中的期盼。缆车是绝没想过去坐的,年轻有的是挥霍不尽的活力,大包小包背上肩,一行人开始了艰难的爬行。

黄山的小气候十分明显,山下还是春光明媚,艳阳高照,可登临了不到五百米,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雨中的黄山顿时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一切都朦胧而神秘起来。年轻人的兴致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对每一处风景都是那么惊喜和迷恋,一路欢声笑语,在雨中拍完了一卷又一卷胶卷。

在玉屏楼前,大家吃过自带的方便面,又马不停蹄地朝前进发。海拔1800多米的黄山,一天爬不上去,第二天是无法返程的,尽管黄山处处是风景,可渐渐的青年们再也无暇顾及,极度的疲乏使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向上向上,尽快到达顶点。

当大家气喘吁吁、狼狈不堪,终于携手攀登抵达光明顶时,暮色已经来临,而气温也骤然下降,满山漂漂忽忽的竟下起了雪。一百元一晚的宾馆是住不起的,而5块钱一晚的大通铺早被先期登顶的游客住满。6人全身都已湿透,两位女生更是冻的浑身瑟瑟、嗓音发哑。为了御寒,青年们租来6件棉大衣,与一群同病相怜的年轻游客一道,相拥着卷缩在一块巨石之下,静待着黎明的来临。雪越下越大,深夜的山顶寒风刺骨,但相互的依偎使青年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安慰,不一会,沉沉的倦意令他们在大雪和寒风之中全部安然入眠。

随着一阵惊呼,青年们猛然惊醒,原来雪早已停了,东方的红日已开始冉冉升起。抖落身上的积雪,站在山崖,青年们完全融入了观日出的人流。先是那一线曙光,仿佛画笔在遥远的天际不经意的一抹,给人以无穷的空间和想象,不一会,丝丝金箭从地平线下喷射而出,隐约的霞光织成一匹绚烂的彩锦,太阳开始兴奋而跳跃了,步态是那样的昂扬,精神是那样的高贵,随着那最后蓬勃的一跃,茫茫天际顿时光芒万丈,远处的群山和云海在晨光中是那样的清晰而一尘不染。青年们被深深震撼了,相拥在这样美的壮丽与极致面前,他们的疲惫荡然无存,他们的心灵一片澄清……

如今,当年的6位青年都年至不惑、散居在不同的城市,或成功、或郁闷、或苦苦打拼。人生的不同阶段他们有的游历了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有的结识了不同的朋友、遭遇了不同的风景,可作为青春的记忆,他们谁都忘不了那不寻常的黄山之行,那是他们拒绝平淡、挥洒青春的完美总结。黄山松的妩媚、连心锁链住的友情、“果然”石刻前的倩影、日出的壮丽,还有那场细雨、那场大雪,都镌刻成为他们梦中永远的情愫。

人生象那飞驰的列车,去已去矣,不会停留。虽然下一班车还会准时到来,但却不再是那渐远的青烟和笛鸣。

本文链接:https://www.shangxi8.com/meiwen/5911.html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