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100篇——中国的文化脊梁

上海市一位医生说,她是无意中收看《大师》而被吸引的,“我流泪了,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除了物质,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感受幸福与价值”。

19世纪至20世纪的100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义和社会主义转型的中国,经历了大灾难、大动荡和大分化。蔡元培、陈寅恪、黄炎培、竺可桢、张元济、华罗庚、张伯苓、马寅初、陈望道、童第周、徐悲鸿……将这100个大师连接起来,便组成了近代中国奋发图强的历史长卷。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栏目,讲述的正是这100位大师,深入挖掘贯穿大师一生的精神追求。

93岁的马相伯在抗战烽火中创办复旦,从桂林到昆明到越南,一路流亡,一路办学。他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一个“爱国老青年”的形象深深烙在观众的心上。蔡元培,一生助人、一辈子为社会着想,然而自己却没有一处房产。这样的学识人品,如一座高山,耸立在观众心头。张元济,倾一生心血,收藏古书盖起东方图书馆,却被战火化为灰烬。如此打击没有压垮他,不久,他又从头做起,以后还将藏书全部捐出,成为今天上海图书馆的基础。童第周,拒绝了美国科学院的一再挽留,回到炮火连天的中国,为买一个高倍显微镜,竟负债十几年。然而,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却因为他的回来,得以在战火中延续。

一位大学教授说:人们关注这个节目,是因为大师精神呼唤已久,观众带着一种渴望,在节目中找到了思考。大师那个时代,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气节,是今天最需要传承与发扬的民族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shangxi8.com/meiwen/5358.html
© 2017-2024 古诗词赏析吧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